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希尔施普龙病)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症状评估: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胀、呕吐
腹部检查:可触及扩张的结肠,直肠指检可能发现狭窄段
生长评估:监测体重和身高发育
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显示结肠扩张和粪便潴留
钡剂灌肠造影:典型表现为狭窄段(无神经节细胞段)和扩张段(近端正常结肠),可见“锥形过渡区”
二、确诊性检查
直肠活检(金标准)
全层活检或抽吸活检:确认肠壁缺乏神经节细胞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辅助诊断,显示神经纤维增生
肛门直肠测压
评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缺失,是先天性巨结肠的特征性表现
适用于较大婴儿或儿童,新生儿可能不适用
三、辅助检查
遗传学检查
基因检测:排查RET、EDNRB等相关基因突变,尤其在有家族史的情况下
其他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评估贫血或感染迹象
电解质检查:监测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四、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要求:
钡剂灌肠前需清洁灌肠以避免假阴性
活检前需评估凝血功能
年龄考虑:
新生儿期症状不典型时,需高度怀疑并尽早检查
测压检查更适合1个月以上婴儿
随访建议:
确诊后需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排便功能和生长发育
监测并发症如肠炎或梗阻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病例,建议按步骤进行:先影像学筛查,再考虑测压或活检确诊。
临床价值:
钡剂灌肠是非侵入性首选,敏感度约70-80%
直肠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准确率高
早期诊断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
建议由儿科外科或胃肠专科医生指导检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