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参考儿科学)
小儿心律失常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时进行 电生理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有家族史的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药物中毒(如洋地黄)
2. 常见症状
心悸、胸闷
晕厥或接近晕厥
呼吸急促
喂养困难(婴儿)
二、心电图检查(基础诊断工具)
1.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识别心律失常类型(如房颤、室上速等)。
评估心脏电活动异常。
2.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连续记录24-48小时心电活动。
捕捉间歇性心律失常。
三、其他辅助检查
1. 心脏超声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排除结构性心脏病。
2. 电生理检查(EPS)
明确心律失常的机制。
指导治疗方案。
四、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心电图检查(标准12导联或动态心电图)。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
必要时电生理检查。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 动态心电图对于捕捉间歇性心律失常至关重要。
🔹 电生理检查是诊断复杂心律失常的金标准。
建议:对于有症状或高危患儿,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