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小儿尿感 > 诊断

小儿尿感(参考儿科学)

小儿尿感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小儿尿路感染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尿培养(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高危因素和症状)

1. 高危人群

  • 年龄:婴幼儿(尤其<2岁)和学龄前儿童

  • 性别:女孩更常见(因尿道较短)

  • 先天性异常: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梗阻

  • 其他:包茎、便秘、免疫缺陷

2. 常见症状

  • 婴幼儿:发热、喂养困难、呕吐、易激惹、生长发育迟缓

  • 年长儿童:尿频、尿急、尿痛、腹痛、发热

  • 严重时:腰痛(提示肾盂肾炎)、血尿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分析

  • 试纸检测:白细胞酯酶阳性、亚硝酸盐阳性(提示细菌感染)

  • 显微镜检查:脓尿(白细胞>5/HP)、菌尿

2. 尿培养(金标准)

  • 方法:清洁中段尿或导尿/耻骨上穿刺(婴幼儿)

  • 阳性标准:单一菌种≥10^5 CFU/mL(中段尿)或任何菌量(穿刺尿)

  • 常见病原体:大肠杆菌(最常见)、克雷伯菌、肠球菌

3. 血液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 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升高、降钙素原(PCT)升高(提示严重感染)


三、影像学检查(评估并发症和病因)

1. 肾脏超声

  • 目的:排除梗阻、脓肿、先天性异常

  • 表现:肾盂扩张、肾实质回声增强

2.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

  • 适用:首次感染或反复感染,怀疑膀胱输尿管反流

  • 方法:X线检查排尿过程

3. 其他

  • DMSA扫描:评估肾瘢痕(慢性肾损伤)


四、诊断标准

类型诊断依据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局部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尿液检查阳性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发热≥38.5°C + 腰痛 + 全身症状 + 尿液/血液检查异常

五、诊断流程总结

  1. 临床怀疑:基于症状和高危因素。

  2. 尿液筛查:试纸和显微镜检查。

  3. 确诊:尿培养阳性。

  4. 评估严重性:血液检查和影像学(尤其首次感染或复杂病例)。


关键点

🔹 早期诊断重要,可预防肾损伤。
🔹 婴幼儿症状不典型,需高度警惕。
🔹 尿培养 是金标准,但需正确采集样本以避免污染。

建议:有症状或高危儿童应及时就医,进行尿液检查。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擅长根据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