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参考外科学)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如何鉴别诊断?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腹痛(最常见症状,多为隐痛或钝痛)
体重下降
消化道出血(黑便或便血)
肠梗阻症状(恶心、呕吐、腹胀)
腹部包块
二、影像学检查
1. CT检查
可显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及周围淋巴结肿大。
增强CT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
2. MRI检查
对于评估肠壁浸润及周围组织受累有较高价值。
3. 小肠造影
可显示肠腔狭窄、溃疡或充盈缺损。
三、内窥镜检查
1. 胶囊内镜
适用于全小肠检查,可发现早期病变。
2. 双气囊小肠镜
可直接观察病变并进行活检,确诊率高。
四、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需通过内窥镜或手术获取组织标本。
免疫组化:CD20、CD3等标记有助于分型。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基因重排检测,辅助诊断。
五、分期评估
根据Ann Arbor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I期:病变局限于小肠。
II期:病变累及局部淋巴结。
III期:病变累及横膈两侧淋巴结。
IV期:弥漫性累及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
六、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
小肠腺癌
胃肠道间质瘤(GIST)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困难,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
🔹 病理活检 是确诊的金标准。
🔹 全面分期评估 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