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产褥期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晚期产后出血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至产褥期(通常为6周)内发生的子宫出血。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检查项目
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脉搏、呼吸频率
体温(排查感染)
血液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评估贫血程度)
凝血功能(PT、APTT、FIB)
血型及交叉配血(备血准备)
尿液检查
尿常规(排查尿路感染)
尿妊娠试验(排除妊娠物残留)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首选)
评估子宫大小及宫腔内情况
检测胎盘残留或血肿
CT/MRI检查
复杂病例中评估盆腔器官
检测深部组织出血或感染
三、特殊检查
宫腔镜检查
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
可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病理检查
胎盘组织病理(确认残留或异常)
子宫内膜活检(排查内膜病变)
四、检查注意事项
紧急处理优先:在出血量大时,应先稳定生命体征再进行详细检查。
感染防控:所有侵入性检查需严格无菌操作。
个体化方案:根据出血原因和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胎盘残留或子宫破裂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