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如何鉴别诊断?
头皮血肿的诊断方法
头皮血肿的诊断主要依靠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必要时辅以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外伤史
明确头部外伤的时间、原因及受力部位。
询问是否有意识丧失、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既往史
了解是否有出血性疾病或服用抗凝药物。
二、体格检查
1. 视诊
观察头皮是否有肿胀、淤血或伤口。
2. 触诊
检查血肿的大小、范围、硬度及是否有波动感。
评估是否有颅骨凹陷或骨折。
3. 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及感觉是否正常。
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
1. 头颅CT
用于排除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2. 头颅X线
较少使用,主要用于检查颅骨骨折。
四、鉴别诊断
1. 头皮血肿的类型
皮下血肿:局限于头皮软组织内,质地较硬。
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广泛,可跨越颅缝,质地较软。
骨膜下血肿:局限于颅骨骨膜下,不跨越颅缝。
2. 其他需排除的情况
颅内出血、脑震荡等。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外伤史和既往史。
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和神经系统检查。
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
根据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点
🔹 头皮血肿多为良性,但需排除严重颅内损伤。
🔹 帽状腱膜下血肿 可能需穿刺抽吸治疗。
🔹 骨膜下血肿 在新生儿中常见,需与产瘤鉴别。
建议: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皮血肿,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