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血脱)
失血性休克是怎么回事?
失血性休克的病因
失血性休克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的病理状态。其主要病因包括:
1. 外伤性失血
严重创伤(如车祸、高处坠落、刀伤、枪伤等)导致的大血管破裂或内脏器官损伤。
骨折(尤其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可能伴随大量失血。
2. 手术或医疗操作相关失血
手术中意外损伤血管或手术创面广泛渗血。
产后大出血(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裂伤等)。
介入治疗或活检过程中血管损伤。
3. 非外伤性内出血
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
主动脉瘤破裂或夹层动脉瘤破裂。
宫外孕破裂或黄体破裂。
自发性脾破裂(如疟疾、白血病等引起的脾肿大)。
4. 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
抗凝药物过量(如华法林、肝素等)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的广泛出血。
5. 其他原因
大量鼻衄或咯血(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月经量过多(如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