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性肾病(参考内科学)
农药中毒性肾病是怎么回事?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主要病因
农药中毒性肾病是由于农药中的有毒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对肾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而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
1. 直接毒性作用
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神经毒性,同时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有机氯农药(如DDT、六六六):长期接触可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
除草剂(如百草枯):具有强烈的氧化应激作用,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2. 间接毒性作用
溶血性毒物(如某些杀虫剂):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损伤。
代谢性毒物(如某些除草剂):干扰体内代谢过程,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间接损害肾脏。
3. 其他因素
长期低剂量接触:即使农药浓度不高,长期接触仍可导致慢性肾脏损害。
个体差异:某些人对农药的敏感性较高,更容易发生肾脏损害。
防护不足:未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直接接触农药,增加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