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参考内科学)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因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骨骼,引起骨骼感染并长期存在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
1. 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所有病例的70%-90%。
链球菌:如A组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也是常见的致病菌。
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2. 血源性传播
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传播至骨骼。
3. 骨骼损伤或手术
开放性骨折:细菌可直接通过伤口进入骨骼。
骨科手术:如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等,可能因手术污染导致感染。
4. 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且难以控制。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患者,易发生感染。
HIV/AIDS:患者免疫力严重受损,易发生各种感染。
5. 其他因素
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影响免疫功能和伤口愈合。
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肝病等,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