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怎样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是 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减少住院次数。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药物治疗(核心治疗)
1. 利尿剂
作用:减轻液体潴留,缓解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常用药物: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
注意: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 ACE抑制剂/ARB/ARNI
作用:改善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
常用药物:依那普利(ACEI)、缬沙坦(ARB)、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
注意:需监测肾功能和血钾,避免高钾血症。
3. β受体阻滞剂
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预后。
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注意: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避免急性心力衰竭加重。
4.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作用:减少心肌纤维化,改善预后。
常用药物:螺内酯、依普利酮。
注意:需监测血钾和肾功能,避免高钾血症。
二、非药物治疗
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适应症:适用于QRS波增宽(≥120ms)的心力衰竭患者。
作用:改善心室同步性,提高心功能。
2.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适应症:适用于有猝死高风险的心力衰竭患者。
作用:预防猝死,提高生存率。
3. 心脏移植
适应症:适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
作用: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三、生活方式管理
1. 饮食控制
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2g,减轻液体潴留。
限水: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
2. 运动康复
作用: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方式: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行),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3. 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加重心血管疾病,必须戒烟。
限酒: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需戒酒,其他患者需限制饮酒。
四、定期随访
每1-3个月复查心功能、电解质、肾功能等。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