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慢性心力衰竭 > 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如何鉴别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评估。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 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乏力、疲劳

  • 水肿(下肢水肿、腹水)

  • 心悸(心律失常)

2. 体征

  • 颈静脉怒张

  • 肺部湿啰音

  • 心脏扩大

  • 第三心音(S3)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 BNP/NT-proBNP:升高提示心力衰竭。

  •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评估肾脏功能。

  • 电解质(钠、钾):低钠血症常见于严重心力衰竭。

2. 其他检查

  • 甲状腺功能:排除甲亢或甲减引起的心力衰竭。

  • 铁代谢:排除铁过载或缺乏。


三、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

  • 心脏扩大

  • 肺淤血

  • 胸腔积液

2. 超声心动图(金标准)

  •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脏收缩功能。

  • 心脏结构异常(如瓣膜病、心肌病)

3. 心脏MRI

  • 评估心肌纤维化、瘢痕。


四、功能评估

1. 6分钟步行试验

  • 评估运动耐量。

2. 心肺运动试验

  • 评估最大氧耗量(VO2 max)。


五、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

  • 主要标准: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

  • 次要标准:下肢水肿、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肝肿大、胸腔积液、心动过速。

符合 2项主要标准1项主要标准 + 2项次要标准 可诊断。


六、分型诊断

类型特点
收缩性心力衰竭(HFrEF)LVEF ≤ 40%
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LVEF ≥ 50%,舒张功能异常

七、诊断流程总结

  1. 病史采集(症状、危险因素)。

  2. 体格检查(体征)。

  3. 实验室检查(BNP、肾功能等)。

  4. 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等)。

  5. 功能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等)。


关键点

🔹 早期诊断 可改善预后。
🔹 BNP/NT-proBNP 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 超声心动图 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建议:有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 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心力衰竭!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