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炎)
慢性肾炎如何鉴别诊断?
慢性肾炎的诊断方法
慢性肾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肾活检(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
高血压
蛋白尿(尿液泡沫增多)
血尿(肉眼或镜下)
乏力、食欲减退
2. 体征
血压升高
水肿
贫血貌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
血尿(红细胞>3个/HP)
管型尿(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
2. 血液检查
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钙血症)
贫血(血红蛋白降低)
3. 免疫学检查
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C4(降低提示免疫复合物肾炎)
三、影像学检查
1. 肾脏超声
肾脏缩小(慢性病变特征)
皮质变薄
回声增强
2. CT/MRI
进一步评估肾脏结构和周围组织
四、肾活检(确诊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病因不明
病情进展快
治疗方案需要明确病理类型
2. 活检结果评估
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等)
病变程度(如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
五、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表现评估(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尿液、血液、免疫学)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
必要时肾活检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 肾活检 是确诊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
🔹 综合评估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建议: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