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有哪些症状?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慢性感染,常见于免疫低下人群。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异,主要包括:
1.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
白色斑块:口腔黏膜、舌头或颊部出现白色、奶酪样斑块,可擦除但易出血。
疼痛或不适:进食或吞咽时可能感到疼痛或灼烧感。
味觉改变:部分患者报告味觉减退或异常。
2. 皮肤念珠菌病
红斑和丘疹:皮肤皱褶处(如腋下、腹股沟、乳房下)出现红色、湿润的皮疹,可能伴有瘙痒。
脱屑和糜烂:皮疹区域可能出现脱皮、糜烂或小脓疱。
慢性化:感染反复发作,不易愈合,尤其在潮湿环境中加重。
3. 甲念珠菌病
甲板异常:指甲或趾甲变厚、变色(黄色或白色),可能分离或变形。
甲周炎症:甲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流脓。
4. 其他黏膜部位
生殖器念珠菌病:女性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白色分泌物;男性可能有龟头炎症状。
食管念珠菌病:吞咽困难、胸痛,常见于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
注意
免疫状态相关: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常与糖尿病、HIV/AIDS、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等有关。
及时就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就医进行真菌培养或镜检确诊,并评估 underlying 免疫问题。
建议:保持 affected 区域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