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参考内科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如何鉴别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方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复杂的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进行综合诊断。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出血倾向

  • 皮肤瘀点、瘀斑

  • 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

  • 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

2. 微血栓形成

  • 器官功能障碍(如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

  • 皮肤坏死


二、实验室检查

1. 凝血功能检查

  • 血小板计数(PLT)↓

  • 纤维蛋白原(FIB)↓

  •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2. 纤溶系统检查

  • D-二聚体↑

  •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3. 其他检查

  • 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裂红细胞)

  • 抗凝血酶Ⅲ(AT-Ⅲ)↓


三、诊断标准(ISTH评分系统)

参数评分
血小板计数(×10⁹/L)≥100=0,<100=1,<50=2
纤维蛋白原(g/L)≥1.0=0,<1.0=1
PT延长(秒)<3=0,≥3=1,≥6=2
D-二聚体(μg/mL)<0.4=0,0.4-4.0=2,>4.0=3

总分≥5分:符合显性DIC;<5分:需动态监测。


四、鉴别诊断

  •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无微血栓表现,D-二聚体正常或轻度↑。

  •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如TTP、HUS,ADAMTS13活性↓。


关键点

🔹 DIC是继发性凝血障碍,需积极寻找并治疗原发病(如感染、恶性肿瘤、创伤等)。
🔹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实验室检查需动态监测,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