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痰(参考外科学)
流痰有哪些症状?
流痰,通常指结核性淋巴结炎或骨关节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症状因受累部位不同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表现:
1. 局部症状
肿块或肿胀:在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淋巴结区域出现无痛性或轻微疼痛的肿块,质地较硬,可逐渐增大。
皮肤变化:受累部位皮肤可能发红、发热,后期可形成窦道或溃疡,流出稀薄脓液(称为“流痰”)。
疼痛:早期可能无痛,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压痛,尤其在活动时加重。
2. 全身症状
低热:常见午后发热,体温轻度升高,伴有盗汗(夜间出汗)。
乏力与体重减轻:由于慢性感染,患者可能感到疲劳、食欲不振,导致体重下降。
贫血:长期疾病可引发轻度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等。
3. 并发症症状
窦道形成:肿块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不易愈合,反复流脓。
功能障碍:如果累及骨关节(如脊柱结核),可能导致关节僵硬、畸形或运动受限。
播散性感染:严重时,结核菌可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更广泛的症状,如咳嗽(肺结核)或腹痛(肠结核)。
注意
早期诊断:流痰进展缓慢,易被忽视。如有不明原因肿块、低热或盗汗,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影像学检查或活检。
治疗重要性:需长期抗结核治疗(通常6-9个月),避免自行停药,以防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建议: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高危人群(如密切接触结核患者者)应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