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怎么回事?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因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主要由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引起,常见于角膜损伤或免疫低下个体。其主要病因包括:
1. 角膜损伤
外伤:如异物进入眼睛、化学烧伤或物理刮伤,破坏角膜上皮屏障,使细菌易于侵入。
手术或医疗操作:如角膜移植、激光手术或不当使用隐形眼镜,增加感染风险。
2. 隐形眼镜使用不当
不洁佩戴:未彻底清洁或消毒隐形眼镜,导致细菌滋生。
过夜佩戴:延长佩戴时间减少氧气供应,创造厌氧环境利于绿脓杆菌生长。
使用污染溶液:如自来水或过期护理液,引入病原体。
3.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眼部防御能力。
局部因素:如干眼症或眼表疾病,减少泪液冲洗和抗菌作用。
4. 环境暴露
水源污染:绿脓杆菌常见于水环境,如游泳池、热水浴缸或污染的自来水,接触后可能感染。
医疗环境:医院内感染,尤其是重症监护单位,通过污染的设备或手部传播。
5. 其他风险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人或婴幼儿因免疫系统较弱,易感。
先前眼部感染:如病毒性角膜炎,可继发细菌感染。
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等,影响角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