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夫勒心内膜炎(参考内科学)
勒夫勒心内膜炎是怎么回事?
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因
勒夫勒心内膜炎(Löffler's endocarditis)是一种罕见的心内膜疾病,属于嗜酸性粒细胞性心内膜心肌病的一种。其病因主要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增多和浸润有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主要病因: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⁹/L)。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心内膜,释放毒性颗粒蛋白(如主要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导致心内膜损伤和纤维化。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限制性心肌病。
2. 寄生虫感染
某些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进而引发勒夫勒心内膜炎,常见寄生虫包括:
丝虫病(如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蛔虫病(如蛔虫幼虫移行至心脏)。
钩虫病(如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
3. 过敏性疾病
某些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较少直接引起勒夫勒心内膜炎。
4. 肿瘤性疾病
某些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可能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间接导致心内膜损伤。
5.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
部分患者无明确病因,可能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其中心脏受累表现为勒夫勒心内膜炎。
6. 其他少见病因
药物反应(如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Churg-Strauss综合征)可能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心脏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