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白细胞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懒惰白细胞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懒惰白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懒惰白细胞综合征(Lazy Leukocyte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功能缺陷。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反复感染:尤其是口腔、皮肤和呼吸道感染。
感染部位炎症反应轻微:尽管存在感染,但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不明显。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反复感染,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不升高。
2. 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趋化功能检测: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明显下降。
吞噬功能检测:吞噬功能可能正常或轻度下降。
杀菌功能检测:杀菌功能通常正常。
3. 其他检查
免疫球蛋白水平:通常正常。
补体水平:通常正常。
三、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反复感染,炎症反应轻微。
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缺陷:通过趋化试验证实。
排除其他免疫缺陷病:如慢性肉芽肿病、白细胞粘附缺陷等。
四、鉴别诊断
慢性肉芽肿病: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缺陷,硝基蓝四氮唑试验(NBT)异常。
白细胞粘附缺陷:中性粒细胞粘附功能缺陷,CD18表达下降。
其他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等。
五、治疗原则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及时抗感染治疗:一旦发生感染,应尽早使用抗生素。
免疫调节治疗:如干扰素γ等,可能有一定效果。
骨髓移植: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关键点
🔹 懒惰白细胞综合征 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检测 是诊断的关键。
🔹 治疗 主要以预防感染和及时抗感染为主,严重病例可考虑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