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怎样治疗?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一种由成熟或过熟白内障晶状体蛋白泄漏引起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核心是 紧急降低眼压、清除晶状体物质,并预防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以避免永久性视力损害。
一、紧急处理(降低眼压)
1. 药物治疗
降眼压药物:使用局部或全身药物快速降低眼压,如 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α-激动剂(如溴莫尼定)和 前列腺素类似物(如拉坦前列素)。
高渗剂:如口服甘油或静脉注射甘露醇,用于严重高眼压时快速脱水降低眼压。
皮质类固醇:局部使用(如地塞米松滴眼液)以减少炎症反应,但需谨慎以避免副作用。
2. 前房穿刺
在药物无效时,可考虑前房穿刺术紧急释放房水,快速降低眼压,但此为临时措施。
二、手术治疗(根本治疗)
1. 白内障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移除泄漏的晶状体物质,是标准治疗方法,需彻底冲洗前房以清除所有晶状体蛋白。
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摘除白内障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视力,但需评估眼内炎症控制情况。
2.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如果晶状体物质渗入玻璃体,可能需进行前部玻璃体切割以彻底清除,防止复发和并发症。
三、术后管理和预防
1. 抗炎治疗
术后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和非甾体抗炎药(如酮咯酸)控制炎症,预防虹膜后粘连和其他并发症。
2. 监测眼压
术后定期监测眼压,确保稳定,必要时继续使用降眼压药物。
3. 预防复发
及时治疗成熟白内障,避免进展至过熟阶段,是预防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关键。
四、并发症处理
继发性青光眼:如果眼压持续升高,需长期药物或手术干预(如小梁切除术)。
眼内炎:罕见但严重,需紧急抗生素治疗和可能的手术清创。
五、随访和康复
定期复查: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评估视力、眼压和炎症情况。
视力康复:根据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可能需配镜或低视力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