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应该做哪些检查?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是一种罕见的继发性青光眼,由晶状体蛋白过敏引起。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检查项目
眼部检查
裂隙灯检查:观察前房炎症、晶状体状态(如晶状体囊破裂或泄漏)
眼压测量:评估眼压升高程度(通常 >21 mmHg)
角膜内皮镜检查:排除其他角膜病变
过敏相关检查
血清IgE检测:评估过敏反应水平
皮肤过敏测试:针对晶状体蛋白的过敏原测试
眼部细胞学检查:房水或玻璃体样本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评估前房角和晶状体位置,检测晶状体物质泄漏
灵敏度高,可辅助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头变化,评估青光眼损伤
监测病情进展
三、进阶检查
房水分析
房水采样:检测晶状体蛋白抗原和抗体
细胞计数:确认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存在
组织活检(金标准)
适应证:疑似病例,其他检查不明确时
病理评估:晶状体物质和炎症反应确认
四、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要求:
眼部检查前避免使用眼药水(除非医生指示)
过敏测试前停用抗组胺药物
随访建议:
急性期:每日监测眼压和炎症
稳定后:每月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重点提示:对于有晶状体损伤史或眼部手术史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此病。
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可 prevent 永久性视力 loss
综合检查有助于区分其他类型青光眼
建议由眼科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