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小管坏死怎样治疗?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治疗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急性肾损伤(AKI)的一种常见形式,治疗主要围绕去除病因、维持内环境稳定和预防并发症展开。
一、去除病因
缺血性ATN:恢复肾脏灌注,如纠正低血压、休克。
肾毒性ATN:停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等)。
二、维持内环境稳定
1. 液体管理
容量不足:给予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扩容。
容量超负荷:限制液体入量,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
2.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高钾血症:给予葡萄糖酸钙、胰岛素+葡萄糖、碳酸氢钠或阳离子交换树脂。
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可给予碳酸氢钠。
三、营养支持
低蛋白饮食:减少氮质血症,但需保证足够热量。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
四、肾脏替代治疗(RRT)
指征: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超负荷、尿毒症症状等。
方式: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腹膜透析(PD)。
五、预防并发症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导管留置。
消化道出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
六、预后和随访
大多数ATN患者在去除病因和支持治疗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
少数患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