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参考外科学)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急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D-二聚体:升高
凝血功能检查:PT、APTT延长
生化检查
肝功能:ALT、AST可能升高
肾功能:BUN、Cr可能升高
乳酸:升高提示肠缺血
二、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初步筛查:可发现肠系膜上静脉扩张或血栓
局限性:受肠气影响较大
CT血管成像(CTA)
金标准:清晰显示血栓位置和范围
可评估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等间接征象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无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
三、其他检查
腹腔穿刺
适用于怀疑肠坏死或腹膜炎的患者
穿刺液为血性提示肠缺血
肠镜检查
适用于病情稳定者
可发现肠黏膜缺血性改变
四、检查注意事项
紧急处理:
怀疑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时,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
避免延误诊断导致肠坏死
检查前准备:
CTA检查需禁食4-6小时
MRA检查需去除金属物品
随访建议:
治疗后需定期复查CTA评估血栓溶解情况
长期抗凝治疗患者需监测凝血功能
重点提示:对于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肝硬化、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应高度警惕本病。
临床价值:
CTA是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