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角膜病变(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结核性角膜病变是怎么回事?
结核性角膜病变的病因
结核性角膜病变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和损伤,通常作为全身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或眼部结核的直接表现。
1. 直接感染
原发性感染: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吸入后,可经血行播散至眼部,包括角膜,导致直接感染。
继发性感染:在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的基础上,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角膜。
2. 免疫介导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即使没有活菌存在,结核抗原可触发角膜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和病变,如角膜基质炎。
自身免疫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结核感染可能诱发针对角膜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加剧损伤。
3. 风险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如HIV/AIDS、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治疗,增加感染风险。
居住或旅行于高流行区: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更常见,暴露风险较高。
既往结核病史:有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者,复发或播散风险增加。
4. 传播途径
血行播散:最常见的途径,细菌从肺部或其他感染部位通过血液到达眼部。
直接接触:罕见,但可能通过污染的手或物品直接接种到角膜。
邻近扩散:从结膜、巩膜或虹膜等眼部其他结构蔓延至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