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腹膜炎(参考内科学)
继发性腹膜炎如何鉴别诊断?
继发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
继发性腹膜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腹腔穿刺。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腹痛:持续性、剧烈,常从原发病变部位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腹。
恶心、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后期因肠麻痹。
发热:体温升高,常伴有寒战。
腹胀:由于肠麻痹和腹腔内积液。
2. 体征
腹部压痛、反跳痛: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肌紧张:腹壁肌肉紧张,呈板状腹。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由于肠麻痹。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C反应蛋白(CRP):升高。
血培养:可能阳性,尤其是败血症时。
2. 腹腔穿刺液检查
外观:浑浊或脓性。
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细菌培养:阳性。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X线
肠梗阻表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
游离气体:提示空腔脏器穿孔。
2. 腹部CT
腹腔积液:可见游离液体。
原发病变:如阑尾炎、胆囊炎、肠穿孔等。
四、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了解腹痛特点、既往病史。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血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CT等。
腹腔穿刺:必要时进行,明确诊断。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显著改善预后。
🔹 腹腔穿刺 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病因不明的病例。
🔹 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明确原发病变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建议:对于疑似继发性腹膜炎的患者,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