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肾损害(参考内科学)
肝源性肾损害应该做哪些检查?
肝源性肾损害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肝源性肾损害的评估需要综合肝脏和肾脏的功能检查,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肝功能检查
必查指标: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辅助指标: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功能
肾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尿素氮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血钠、血钾、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
二、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评估肝脏形态、大小、回声
检查肾脏大小、结构、血流
CT或MRI
进一步评估肝脏和肾脏的病变
三、进阶检查
血清学标志物
肾损伤分子-1(KIM-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肾活检
适应证: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恶化
病理评估: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变
四、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
肝功能、肾功能:空腹8-12小时
检查前准备:
停用影响肝肾功能药物(需医生指导)
随访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复查
重点提示:对于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早期发现肝源性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