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怎样治疗?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方法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由肝素使用引起的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特征是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风险增加。治疗的核心是 立即停用肝素 并 使用替代抗凝药物。
一、立即停用肝素
所有形式的肝素(包括低分子量肝素和肝素冲洗)应立即停用。
二、替代抗凝治疗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阿加曲班:静脉给药,适用于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
比伐卢定:静脉给药,适用于需要快速抗凝的患者。
2. 因子Xa抑制剂
达那肝素:皮下注射,适用于HIT患者的长期抗凝。
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适用于HIT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三、避免血小板输注
除非有严重出血,否则应避免血小板输注,因为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四、监测血小板计数
每日监测血小板计数,直到血小板恢复至正常范围。
五、长期抗凝治疗
HIT患者即使血小板恢复,仍有血栓形成风险,应考虑长期抗凝治疗(如华法林),但需在血小板恢复至150×10⁹/L以上时开始,并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因子Xa抑制剂重叠使用5天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