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简介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由肝素治疗引起的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其特征是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HIT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I型HIT较为常见,通常在肝素治疗开始后的1-2天内出现,血小板轻度减少,且不伴有血栓形成的风险,病情通常自限。II型HIT则是由免疫反应引起,通常在肝素治疗开始后的5-14天内出现,血小板显著减少,且伴有高血栓形成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诊断HIT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如肝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或血清素释放试验。治疗包括立即停用肝素,并转换为非肝素抗凝剂,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因子Xa抑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