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休克,脓毒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怎么回事?
感染性休克的主要病因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和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种危重病症。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是最常见的病因,其细胞壁中的内毒素(脂多糖)是引发休克的关键物质。
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其外毒素和细胞壁成分也可导致休克。
2. 病毒感染
如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严重病毒感染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休克。
3. 真菌感染
如念珠菌、曲霉菌等,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4. 寄生虫感染
如疟原虫(尤其是恶性疟)、利什曼原虫等,严重感染时可引发休克。
5. 其他微生物感染
如立克次体、螺旋体等,也可导致感染性休克。
6. 高危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化疗后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病等。
老年人及婴幼儿:免疫功能较弱,易发生严重感染。
创伤或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或导管相关感染风险高。
7. 常见感染部位
肺部感染:如肺炎、肺脓肿等。
腹腔感染:如腹膜炎、胆道感染、腹腔脓肿等。
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蜂窝织炎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