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骨蚀、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应该做哪些检查?
股骨头坏死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X线检查(首选)
早期表现:可能正常或显示轻微骨密度改变
晚期表现: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
分期依据:Ficat分期系统(I-IV期)
MRI检查(金标准)
灵敏度:可检测早期病变,甚至在X线正常时
特征表现: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双线征)
评估范围:坏死区域大小、位置和骨髓水肿
CT检查
三维重建:清晰显示骨结构变化和塌陷程度
辅助评估:用于手术规划,如髋关节置换
二、进阶检查
骨扫描(核医学检查)
方法: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检测骨代谢异常
表现:早期可见热区( increased uptake),晚期可能冷区
用途:筛查多部位受累或评估治疗反应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排除感染或其他全身性疾病
炎症指标:ESR、CRP(可能升高)
骨代谢标志物:如钙、磷、碱性磷酸酶
关节穿刺和活检
适应证:疑似感染、肿瘤或诊断不明确时
方法:抽取关节液分析,或取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三、检查注意事项
病史采集:
询问风险因素:如长期使用激素、酗酒、创伤史
症状评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
检查前准备:
MRI:移除金属物品,告知植入物情况
X线/CT:通常无需特殊准备,孕妇需谨慎
随访建议:
早期病变:每3-6个月复查MRI或X线
进展期:根据治疗需要定期评估
重点提示: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激素使用者),建议早期进行MRI筛查以尽早干预。
临床价值:
X线经济便捷,但灵敏度低
MRI是诊断和分期的关键工具
综合评估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建议由骨科专科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制定检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