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 肝棘球蚴病)
肝包虫病是怎么回事?
肝包虫病的主要病因
肝包虫病,又称为肝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肝脏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囊型肝包虫病(CE)和泡型肝包虫病(AE)。
1. 囊型肝包虫病(CE)
主要病因: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引起。
人类通过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
虫卵在人体肠道孵化,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在肝脏形成囊肿。
2. 泡型肝包虫病(AE)
主要病因: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幼虫引起。
人类同样通过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
幼虫在肝脏内呈浸润性生长,形成多个小囊泡,类似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3.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与感染棘球绦虫的犬科动物(如狗、狐狸)密切接触。
食物污染:食用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或水。
环境因素:在牧区或农村地区,卫生条件较差,增加了感染风险。
4. 高危人群
牧民和农民:因经常接触犬科动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环境。
儿童:因卫生意识较弱,更容易误食虫卵。
免疫抑制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