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期前收缩(参考内科学)
窦性期前收缩如何鉴别诊断?
窦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方法
窦性期前收缩的诊断主要依赖于 心电图(ECG)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感到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二、心电图(ECG)特征
1. 基本特征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PR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
QRS波群:形态正常(除非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2. 代偿间歇
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三、鉴别诊断
房性期前收缩: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交界性期前收缩:无P波或逆行P波。
四、诊断流程总结
心电图检查:确认提前出现的P波和QRS波群。
评估代偿间歇:判断是否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排除其他心律失常:如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等。
关键点
🔹 窦性期前收缩通常为良性,无需特殊治疗。
🔹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
🔹 定期随访:对于频繁发作或有症状的患者,建议定期心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