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乳腺炎(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产褥期乳腺炎有哪些症状?
产褥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可能包括:
1. 早期症状(乳汁淤积阶段)
乳房胀痛:乳房局部或整体出现硬块、疼痛,触摸时感觉发热。
皮肤发红:受影响区域皮肤可能出现红斑或肿胀。
乳汁排出不畅:哺乳时乳汁流出减少或困难,可能伴有乳头疼痛或皲裂。
2. 感染症状(细菌感染阶段)
发热和寒战:体温升高,可达38°C以上,伴有全身不适和发抖。
乳房脓肿形成: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脓肿,表现为局部波动感或脓液积聚。
全身症状:如疲劳、头痛、恶心,提示感染扩散。
3. 严重症状(并发症)
败血症:罕见但严重,可出现高热、心率加快、意识模糊,需紧急医疗干预。
慢性乳腺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乳房组织纤维化或长期不适。
注意
及时处理:早期通过热敷、按摩、频繁哺乳或泵奶可缓解症状;如果出现发热或症状加重,应就医使用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姿势、避免乳汁淤积,可减少发生风险。
建议:哺乳期妇女如出现乳房疼痛、红肿或发热,应立即咨询医生,以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