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产褥感染是怎么回事?
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因
产褥感染是指产后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6周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其病因包括多种因素,涉及分娩过程中的创伤、细菌入侵和宿主抵抗力下降。
1. 细菌感染
主要病原体:常见细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这些细菌可能来自产妇的阴道、肠道或外部环境。
分娩过程中,生殖道黏膜受损,为细菌提供了入侵途径。
如果产时操作不当或卫生条件差,细菌容易进入子宫或伤口。
2. 分娩相关因素
(1)产程延长或难产
长时间的分娩增加组织损伤和暴露时间,提高感染风险。
器械助产(如产钳或真空吸引)可能造成额外创伤。
(2)胎膜早破
胎膜破裂后,细菌更容易上行感染子宫。
(3)胎盘残留或子宫内操作
胎盘组织残留或清宫手术可能引入细菌或导致炎症。
3. 宿主因素
(1)免疫力低下
产后身体虚弱、贫血或营养不良降低抵抗力。
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2)既往病史
如糖尿病、肥胖或慢性疾病增加感染易感性。
4. 环境与卫生因素
不洁的分娩环境:缺乏消毒或污染的设备、手部卫生差。
产后护理不当:如会阴切口或撕裂伤未妥善处理。
5. 其他因素
剖宫产:手术伤口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如果术后护理不足。
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可能导致子宫过度扩张,易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