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肠侵袭性埃希大肠杆菌感染,肠侵袭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病因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IEC)感染是由特定的大肠埃希杆菌菌株引起的,这些菌株具有侵袭肠黏膜的能力,导致类似志贺菌感染的疾病。以下是其主要病因和传播途径:
1. 病原体特性
EIEC具有与志贺菌相似的侵袭性基因(如ipaH基因),能够侵入肠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
这些菌株通常不产生志贺毒素,但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2. 传播途径
(1)食物传播
食用被EIEC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肉类、生蔬菜、乳制品)是主要传播方式。
(2)水传播
饮用或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如未经处理的河水、井水)可导致感染。
(3)人际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或带菌者的粪便(如不洗手后接触食物或他人)传播。
3. 易感人群
旅行者(尤其是前往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且症状较重。
4. 环境因素
卫生条件差、缺乏清洁饮用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感染风险高。
温暖季节(夏季)细菌繁殖快,感染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