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性鼻炎(参考内科学)
常年性鼻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常年性鼻炎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常年性鼻炎的完整评估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病史采集
症状持续时间:常年性 vs. 季节性
常见症状:鼻塞、流涕(清水样或脓性)、打喷嚏、鼻痒
诱发因素:过敏原暴露、环境变化等
体格检查
鼻内镜检查:观察鼻黏膜颜色、肿胀程度、分泌物性质
评估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结构异常
过敏原测试
皮肤点刺试验:快速筛查常见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量化过敏反应程度
二、进阶检查
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扫描:评估鼻窦炎症、息肉或解剖变异
MRI:用于复杂病例,排除肿瘤等
鼻功能测试
鼻阻力测量:客观评估鼻塞程度
嗅觉测试:检查嗅觉功能是否受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提示过敏
鼻分泌物涂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
三、鉴别诊断检查
排除其他疾病
病毒或细菌感染测试:如鼻拭子PCR
自身免疫疾病筛查:如ANCA检测
激发试验
鼻过敏原激发:确认特定过敏原反应
四、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要求:
过敏原测试前: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天
鼻内镜检查:无需特殊准备,但避免鼻用药后立即检查
随访建议:
轻度病例:6-12个月复查
中重度病例:3-6个月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环境控制建议:
减少过敏原暴露:使用空气净化器、防螨床罩
重点提示: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建议加做:
免疫疗法评估
鼻内镜手术评估(如鼻息肉切除)
临床价值:
过敏原测试结合病史可确诊大多数过敏性鼻炎
鼻内镜和CT是评估结构异常的关键
个体化检查方案由耳鼻喉科医生制定
建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初步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