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如何鉴别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表现,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其诊断需结合 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肌标志物检测 及 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胸痛: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但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通常>20分钟)。
休息时发作:不同于稳定型心绞痛,UA可在无诱因下发生。
新发心绞痛:近期(1个月内)出现的严重心绞痛。
恶化型心绞痛:原有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2. 伴随症状
出汗、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心悸或晕厥。
二、心电图(ECG)检查
1. 典型表现
ST段压低(≥0.5mm)或 T波倒置。
一过性ST段抬高(提示血管痉挛)。
动态变化:与症状相关的ECG变化(如胸痛时ST段压低,缓解后恢复)。
2. 注意事项
部分患者ECG可能正常,需结合临床症状。
连续ECG监测可提高诊断率。
三、心肌标志物检测
1. 肌钙蛋白(cTn)
正常或轻度升高(与心肌梗死不同,UA的cTn通常不显著升高)。
高敏肌钙蛋白(hs-cTn)可提高早期诊断敏感性。
2. 其他标志物
CK-MB: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BNP/NT-proBNP:评估心功能,预测预后。
四、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
1. 冠状动脉造影(CAG)
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
适用于中高危患者或诊断不明确者。
2. CT冠状动脉成像(CTA)
无创检查,适用于低中危患者的筛查。
阴性预测值高,可排除冠心病。
五、危险分层(GRACE/TIMI评分)
1. GRACE评分
评估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死亡/心梗风险。
参数包括年龄、心率、血压、肌酐、Killip分级等。
2. TIMI评分
预测30天内死亡/心梗/再缺血风险。
参数包括年龄≥65岁、≥3个冠心病危险因素、已知CAD等。
六、鉴别诊断
稳定型心绞痛:诱因固定,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cTn显著升高,ECG有ST段抬高或新发LBBB。
非心源性胸痛(如胃食管反流、肌肉骨骼痛):无ECG或cTn变化。
七、诊断流程总结
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胸痛特点、危险因素)。
立即行12导联ECG(动态监测变化)。
检测心肌标志物(cTn、CK-MB)。
危险分层(GRACE/TIMI评分)。
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CAG或CTA)。
关键点
🔹 UA是心血管急症,需及时评估和处理!
🔹 ECG和cTn是诊断核心,但需结合临床。
🔹 危险分层 指导治疗策略(如是否需血运重建)。
建议:疑似UA患者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