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参考内科学)
Rh血型不合溶血病怎样治疗?
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Rh血型不合溶血病是由于母亲和胎儿Rh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时。治疗的目标是预防严重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并发症。
一、产前预防与监测
1. Rh免疫球蛋白(RhoGAM)预防
适用情况:Rh阴性孕妇在妊娠28周和分娩后72小时内,若胎儿为Rh阳性,应注射Rh免疫球蛋白。
目的:防止母体产生抗Rh抗体,减少未来妊娠中胎儿溶血病的风险。
2. 产前监测
定期超声检查:评估胎儿贫血程度(如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
羊水穿刺或脐带血采样:直接测定胎儿血型和贫血程度(仅在必要时进行)。
二、胎儿治疗
1. 宫内输血
适用情况:严重胎儿贫血(如血红蛋白<7g/dL)。
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通过脐静脉输注Rh阴性洗涤红细胞。
频率:每2-4周一次,直至胎儿成熟可安全分娩。
三、新生儿治疗
1. 光疗
目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核黄疸。
方法:使用蓝光或白光照射新生儿皮肤。
指征:根据胆红素水平和新生儿小时龄决定。
2. 换血疗法
适用情况: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如胆红素≥25mg/dL)或贫血(如血红蛋白<10g/dL)。
方法:通过脐静脉或外周血管,用Rh阴性血替换新生儿血液。
目的:移除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同时纠正贫血。
3. 支持治疗
纠正贫血:必要时输注Rh阴性洗涤红细胞。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补液,避免脱水。
监测:定期检测胆红素、血红蛋白和肝功能。
四、后续随访
神经系统评估:监测核黄疸后遗症(如听力损失、运动障碍)。
贫血监测:生后数周内可能需补充铁剂或促红细胞生成素。
母亲后续妊娠管理:需提前评估抗体效价,必要时加强监测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