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对疳证的认识与配方
疳证在中医中主要见于小儿,是由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导致的营养不良证候,表现为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食疗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主。
一、食疗配方
1. 健脾消疳粥
配方:山药30g、薏苡仁20g、莲子15g、红枣5枚、粳米50g。
制作方法:将山药去皮切块,薏苡仁和莲子提前浸泡2小时。将所有材料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约40-60分钟。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
功效与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疳证,症状包括食欲差、乏力、大便稀溏。
服法:每日1-2次,每次一小碗,温热服用,连续食用1-2周。
说明:此粥温和易消化,适合小儿食用。如有腹胀,可减少红枣用量。
2. 山楂麦芽饮
配方:山楂10g、麦芽15g、陈皮5g。
制作方法:将山楂、麦芽、陈皮洗净,放入锅中,加500ml水,煮沸后小火煎煮20分钟,滤去渣滓,取汁饮用。
功效与主治:消食导滞、理气和胃。适用于食积型疳证,症状包括腹胀、嗳气、厌食。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温服,饭前饮用效果更佳。
说明:此饮偏于消导,不宜长期服用,一般用3-5天。脾胃虚寒者慎用。
二、注意事项
食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避免油腻、生冷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