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中乳房结核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乳房结核在中医中多归属于“乳核”、“乳岩”或“瘰疬”范畴,常因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或气血亏虚所致。食疗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补益气血为主。
一、食疗配方
配方:夏枯草15g、浙贝母10g、当归10g、黄芪15g、红枣5枚、粳米100g。
二、制作方法
将夏枯草、浙贝母、当归、黄芪洗净,用纱布包好。
红枣去核,粳米淘洗干净。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约1000ml)。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40-60分钟,直至粥稠。
取出药包,即可食用。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补气养血。
主治:适用于乳房结核初期或辅助治疗,症见乳房肿块、疼痛、情绪抑郁、乏力等。
四、服法
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用,早晚各一次。
连续服用2-4周,或遵医嘱调整。
五、说明
本方以夏枯草清肝散结、浙贝母化痰软坚为主,辅以当归、黄芪补益气血,红枣、粳米健脾和胃。
适用于体质偏虚或痰瘀互结者,若症状严重或急性发作,应及时就医,结合药物治疗。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情绪舒畅,避免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