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拼音:xijunxingliji

中医食疗对细菌性痢疾的辅助治疗

细菌性痢疾在中医中属于“痢疾”范畴,多由湿热、寒湿或疫毒引起,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食疗以清热利湿、健脾止痢为主,适用于轻症或恢复期辅助治疗。


一、食疗配方与制作方法

1. 马齿苋粥

  • 配方:鲜马齿苋100g,粳米50g,水适量。

  • 制作方法:将马齿苋洗净切碎,粳米淘净。锅中加水煮沸,加入粳米煮至半熟,再加入马齿苋,继续煮至粥稠即可。

2. 大蒜糖水

  • 配方:大蒜头3-5瓣,红糖适量,水200ml。

  • 制作方法: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入水中煮沸5分钟,滤去渣,加入红糖调匀。

3. 石榴皮汤

  • 配方:干石榴皮15g,水300ml。

  • 制作方法:将石榴皮洗净,加水煎煮20分钟,取汁饮用。


二、功效与主治

食疗方功效主治
马齿苋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湿热痢疾,症见下痢赤白、腹痛
大蒜糖水抗菌消炎、温中止痢寒湿或初期痢疾,伴畏寒、腹泻
石榴皮汤涩肠止泻、杀虫久痢不止、虚寒型痢疾

三、服法

  • 马齿苋粥:每日2次,早晚温服,连续3-5天。

  • 大蒜糖水:每日1-2次,每次100ml,饭后服用。

  • 石榴皮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适用于症状缓解期。


四、说明

  1. 食疗方适用于轻症细菌性痢疾或辅助治疗,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结合抗生素等西医治疗。

  2. 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生冷、辛辣食物,多饮水以防脱水。

  3. 个体差异较大,如有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4. 孕妇、儿童及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疾病

同类疾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