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参考内科学)
造影剂肾病怎样治疗?
造影剂肾病的治疗方法
造影剂肾病(CIN)是使用含碘造影剂后发生的急性肾损伤,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 风险评估、充分水化 和 合理使用造影剂。以下是具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预防措施(核心策略)
1. 风险评估
识别高危患者:如慢性肾病(eGFR<60 ml/min/1.73m²)、糖尿病、心力衰竭、高龄(>75岁)或使用肾毒性药物者。
避免不必要的造影检查:尤其是高危患者,应考虑替代影像学方法(如超声、MRI)。
2. 充分水化
静脉水化:0.9%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造影前3-12小时开始,速率1-1.5 ml/kg/h,持续至造影后6-12小时。
口服水化:如静脉通路困难,可口服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至少500ml造影前4小时)。
3. 选择合适的造影剂
低渗或等渗造影剂:如碘克沙醇、碘帕醇,比高渗造影剂更安全。
最小剂量:使用能满足诊断需求的最低剂量。
二、药物治疗(辅助手段)
1. N-乙酰半胱氨酸(NAC)
用法:口服600mg bid,造影前1天和当天;或静脉注射。
注意:证据不一,可能对部分高危患者有益。
2. 他汀类药物
作用: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降低CIN风险。
用法:如阿托伐他汀40mg/d,造影前和术后持续使用。
3. 其他药物
碳酸氢钠:可能碱化尿液,减少肾小管损伤。
维生素C、茶碱:证据有限,不常规推荐。
三、治疗已发生的CIN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低血压。
停用肾毒性药物:如NSAIDs、ACEI/ARB(权衡利弊)。
透析:严重肾衰竭时考虑,但预防优于治疗。
四、监测与随访
肾功能监测:造影后48-72小时检测Scr、eGFR。
长期随访:尤其是有基础肾病患者,需定期评估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