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性神经痛(参考外科学)
灼性神经痛应该做哪些检查?
灼性神经痛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灼性神经痛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案:
一、基础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疼痛特征:灼烧感、刺痛、持续性或阵发性
诱发因素:创伤、手术、感染、代谢疾病等
伴随症状: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体格检查
感觉测试:痛觉、温度觉、触觉评估
运动功能检查:肌力、反射
自主神经评估:皮肤颜色、温度、出汗情况
二、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NCV)
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检测脱髓鞘或轴索损伤
灵敏度:识别神经病变部位
肌电图(EMG)
检测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接头
辅助诊断神经源性疼痛
三、影像学检查
MRI(首选)
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神经压迫、炎症或肿瘤
特征表现:神经增粗、信号异常
CT扫描
评估骨骼结构,排除骨折或压迫性病变
超声检查
实时成像,评估神经形态和血流
适用于浅表神经病变
四、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炎症指标:CRP、ESR
代谢筛查:血糖、维生素B12水平
自身抗体:ANA、RF,排除自身免疫疾病
神经活检(金标准,选择性使用)
适应证:疑难病例、疑似特定神经病变
病理评估:轴索变性、脱髓鞘、炎症细胞浸润
五、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要求:
电生理检查:避免使用肌肉松弛剂
MRI:移除金属物品,评估肾功能(如需造影)
随访建议:
急性期:频繁评估以调整治疗
慢性期:3-6个月复查,监测进展
重点提示:对于创伤后灼性神经痛,建议加做:
心理评估:焦虑、抑郁筛查
定量感觉测试(QST):量化感觉阈值
临床价值:
综合评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建议由神经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检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