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肠道瘘(参考外科学)
主动脉肠道瘘是怎么回事?
主动脉肠道瘘的病因
主动脉肠道瘘(Aortoenteric Fistula, AEF)是一种罕见但危及生命的疾病,指主动脉与消化道之间形成异常通道。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 原发性主动脉肠道瘘
原发性AEF较为罕见,通常与主动脉本身的病变有关:
主动脉瘤:尤其是腹主动脉瘤,瘤体压迫并侵蚀邻近的肠道壁。
主动脉溃疡或感染:如梅毒性主动脉炎、结核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主动脉壁薄弱。
先天性血管异常:极少数情况下,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瘘管形成。
2. 继发性主动脉肠道瘘
继发性AEF更为常见,主要与主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相关:
(1)主动脉手术后并发症
人工血管感染:术后人工血管感染是继发性AEF的主要原因,感染可导致血管壁破坏并与肠道相通。
手术技术因素:如人工血管与肠道直接接触、缝合不当等。
(2)主动脉支架植入后并发症
支架感染:支架植入后感染可侵蚀主动脉和肠道壁。
支架移位或磨损:支架移位或长期磨损可能导致与肠道形成瘘管。
(3)其他医源性因素
放射性治疗:腹部或盆腔放疗可能导致主动脉和肠道组织损伤,增加瘘管形成风险。
异物侵蚀:如长期留置的导管或其他异物可能侵蚀血管和肠道。
3. 其他少见病因
肿瘤侵犯:如胃肠道或腹膜后肿瘤侵犯主动脉和肠道。
创伤:严重腹部外伤可能导致主动脉和肠道损伤并形成瘘管。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炎症过程可能波及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