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烧伤(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眼烧伤如何鉴别诊断?
眼烧伤的诊断方法
眼烧伤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采集、临床表现、眼科检查,必要时进行 辅助检查 以评估损伤程度和类型。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与病史采集
1. 高危因素
化学物质暴露(如酸、碱、溶剂)
热烧伤(如火焰、蒸汽)
辐射损伤(如紫外线、激光)
职业或环境暴露史
2. 关键病史信息
物质类型和浓度(如碱烧伤更严重)
暴露时间和方式
症状出现时间(如疼痛、视力模糊)
二、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疼痛、灼烧感
流泪、眼红
视力下降或模糊
畏光
2. 体征(眼科检查)
结膜充血、水肿
角膜混浊或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可显示)
前房反应(如炎症细胞)
眼睑损伤(如烧伤、肿胀)
三、辅助检查
1. 裂隙灯检查
评估角膜、结膜和前房,确定损伤范围和深度。
荧光素染色:检测角膜上皮缺损。
2. 眼压测量
监测是否并发青光眼(尤其碱烧伤后)。
3. 影像学检查(如必要时)
眼部B超或CT:评估深层结构损伤或异物。
4. 实验室检查
pH测试:对于化学烧伤,测试眼表pH以指导冲洗。
四、分型与严重程度评估
类型 | 主要病因 | 诊断要点 |
---|---|---|
化学烧伤 | 酸、碱等化学品 | pH异常,碱烧伤更易穿透组织 |
热烧伤 | 火焰、热液体 | 热损伤迹象,可能伴皮肤烧伤 |
辐射烧伤 | 紫外线、电离辐射 | 暴露史,延迟性症状 |
严重程度分级(基于Roper-Hall分类,用于化学烧伤)
I级:角膜上皮损伤,预后良好。
II级:角膜混浊但虹膜可见,中等损伤。
III级:全角膜混浊,虹膜不可见,严重损伤。
IV级:角膜瓷白色,穿孔风险高。
五、诊断流程总结
紧急处理:立即冲洗(尤其化学烧伤),减轻进一步损伤。
详细病史和眼科检查:评估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裂隙灯、荧光素染色等确认诊断。
分型和严重程度评估:指导治疗和预后。
关键点
🔹 化学烧伤需立即冲洗(至少15-30分钟),以减少组织损伤。
🔹 碱烧伤比酸烧伤更危险,因碱可穿透眼组织。
🔹 早期诊断和治疗 至关重要,以防并发症如角膜穿孔、失明。
建议:遭遇眼烧伤时,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携带暴露物质信息以供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