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酸硷化学伤(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眼酸硷化学伤如何鉴别诊断?
眼酸硷化学伤的诊断方法
眼酸硷化学伤的诊断需基于 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裂隙灯检查 和 实验室测试,以评估损伤程度和指导治疗。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暴露史
化学物质类型:酸(如硫酸、盐酸)或碱(如氢氧化钠、氨水)。
暴露时间和浓度:长时间或高浓度暴露通常导致更严重损伤。
急救措施:是否立即用清水冲洗,冲洗持续时间。
2. 症状询问
剧烈眼痛、灼烧感。
视力模糊或丧失。
流泪、畏光、眼睑痉挛。
二、临床表现评估
1. 眼部检查
眼睑:红肿、水肿、化学烧伤痕迹。
结膜:充血、水肿、缺血(苍白区域)。
角膜:上皮缺损、混浊、溃疡形成。
前房:炎症反应(房水闪辉、细胞)。
2. 严重程度分级
轻度:仅角膜上皮损伤,无缺血。
中度:角膜混浊,结膜缺血 <50%。
重度:广泛角膜混浊,结膜缺血 ≥50%,可能伴眼内结构损伤。
三、裂隙灯检查(关键工具)
1. 角膜评估
使用荧光素染色观察 上皮缺损 和 溃疡范围。
评估 角膜厚度 和 透明度。
2. 前房和虹膜检查
检查 房水炎症、虹膜粘连 或 白内障 形成。
四、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1. pH测试
用 pH 试纸测量结膜囊 pH,确认残留化学物质(正常 pH 7.0-7.4,异常提示持续损伤)。
2. 眼压测量
化学伤可能导致 眼压升高 或 降低,需监测。
3. 角膜地形图或OCT(必要时)
用于评估 角膜曲率 和 结构变化,尤其在严重病例。
五、鉴别诊断
条件 | 特征 | 区分点 |
---|---|---|
酸化学伤 | 导致蛋白凝固,损伤较局限 | 疼痛剧烈,但穿透性较弱 |
碱化学伤 | 皂化反应,深度穿透,更严重 | 常导致广泛组织坏死 |
热烧伤 | 无化学物质暴露史 | 病史和表现不同 |
感染性角膜炎 | 渐进性症状,无急性化学暴露 | 微生物检测阳性 |
六、诊断流程总结
立即急救: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
详细病史:询问化学类型、暴露细节。
眼部检查:使用裂隙灯评估损伤程度。
辅助测试:pH测试、眼压测量。
严重度分级:指导治疗和预后。
关键点
🔹 时间至关重要:早期冲洗可显著减少损伤。
🔹 碱伤比酸伤更危险,因其深度穿透能力。
🔹 定期随访:化学伤可能导致晚期并发症如角膜血管化、青光眼。
建议:所有化学暴露者应立即就医,并进行全面眼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