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原发性婴儿青光眼)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应该做哪些检查?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临床检查
眼部症状评估
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角膜增大(牛眼征)
视力发育迟缓
眼压测量
使用手持式眼压计或麻醉下测量
正常婴幼儿眼压范围:10-21 mmHg;升高提示青光眼
角膜直径测量
水平角膜直径:正常新生儿≤10.5 mm;增大提示青光眼
二、影像学与特殊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
评估房角结构,识别发育异常
特征:房角可能显示中胚叶组织残留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高分辨率成像房角细节
辅助诊断先天性房角异常
OCT检查
评估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监测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
三、进阶与鉴别检查
全身检查
排除继发性青光眼原因,如 Sturge-Weber 综合征
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如 CYP1B1 基因突变)
随访评估
定期眼压监测和视功能评估
角膜 clarity 和视盘检查
四、检查注意事项
麻醉要求:
婴幼儿检查常需全身麻醉以确保准确性
检查时机:
尽早进行,以预防不可逆视力损害
多学科协作:
涉及儿科、眼科和遗传学专家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病例,建议紧急转诊至专科中心。
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综合检查有助于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青光眼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