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中毒(参考内科学)
鱼胆中毒有哪些症状?
鱼胆中毒是由于误食鱼胆或其提取物引起的中毒现象,常见于草鱼、鲤鱼、鲢鱼等鱼类的胆。鱼胆中含有毒性物质,如鲤醇硫酸酯钠等,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以下是鱼胆中毒的主要症状:
1. 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中毒后短时间内出现,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
腹痛、腹泻:腹部绞痛,可能伴随水样便或血便。
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肝区疼痛,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
2. 泌尿系统症状
少尿或无尿:由于肾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衰竭。
蛋白尿、血尿:尿液检查可发现异常。
3.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早期可能出现。
抽搐、昏迷:严重中毒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4. 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低血压: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5. 其他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
皮肤黏膜出血: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
注意
及时就医:鱼胆中毒病情进展快,一旦误食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血液净化等治疗。
预防措施:避免食用鱼胆,处理鱼类时彻底去除鱼胆。
建议:如不慎误食鱼胆,即使无症状也应尽快就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