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参考内科学)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的病因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是一种由于蛋白S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蛋白S是一种重要的抗凝血蛋白,它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帮助防止血液过度凝固。当蛋白S的活性或数量不足时,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1. 基因突变
主要病因:蛋白S基因(PROS1基因)的突变导致蛋白S的合成或功能异常。
PROS1基因位于染色体3q11.2,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等。
这些突变可能导致蛋白S的产量减少或功能丧失。
2. 遗传模式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通常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
患者从父母一方继承一个突变的PROS1基因即可发病。
携带者的子女有50%的概率继承该突变基因。
3. 临床表现
虽然病因是遗传性的,但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部分携带者可能终生无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静脉血栓栓塞(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动脉血栓。
4. 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和其他获得性因素也可能影响疾病的表现。
如手术、创伤、妊娠、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合并其他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