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 治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新型串酵母脑脊膜炎,新型串酵母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脊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怎样治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需结合抗真菌药物和支持治疗,疗程较长,需密切监测。


一、抗真菌治疗

1. 诱导治疗(初始2周)

  • 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每日0.7-1.0 mg/kg,联合氟胞嘧啶(每日100 mg/kg,分4次口服)。

  • 替代方案:对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的患者,可使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每日800-1200 mg)。

2. 巩固治疗(后续8周)

  • 氟康唑(每日400-800 mg,口服)。

3. 维持治疗(至少1年)

  • 氟康唑(每日200-400 mg,口服),根据病情和免疫状态调整疗程。


二、支持治疗

  • 控制颅内压:对于颅内压增高者,可使用甘露醇、乙酰唑胺或腰椎穿刺放脑脊液。

  • 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低镁,常见于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

  • 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


三、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的处理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严重IRIS患者,需谨慎使用。

  • 暂停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于HIV感染者,若IRIS严重,可考虑暂时停用ART。


四、手术治疗

  • 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于脑积水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五、预防

  • HIV感染者:CD4计数<100 cells/μL时,可使用氟康唑(每日200 mg)预防。

  • 避免接触鸽粪:新型隐球菌常存在于鸽粪中,需注意防护。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