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范科尼贫血)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怎样治疗?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如范可尼贫血)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综合制定,核心目标是 恢复造血功能、预防并发症。
一、支持治疗
1. 输血治疗
红细胞输注:纠正贫血,维持血红蛋白>80g/L。
血小板输注:预防或治疗出血,维持血小板>10×10⁹/L(无出血时)。
注意:长期输血可能导致铁过载,需配合祛铁治疗。
2. 感染防治
预防性抗生素: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者。
免疫球蛋白替代:适用于反复感染者。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唯一根治方法,适用于匹配供体(如HLA相合同胞或无关供体)。
1. 预处理方案
常用 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减少放疗剂量以降低毒性)。
2. 移植后管理
GVHD预防: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
监测嵌合状态:评估移植成功与否。
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
1. 雄激素治疗
如 司坦唑醇、达那唑,可刺激造血,但疗效有限且可能引起肝损伤。
2. 免疫抑制治疗(IST)
适用于无HSCT条件者,常用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
注意:范可尼贫血患者对DNA损伤剂敏感,需谨慎使用烷化剂。
四、基因治疗(实验阶段)
通过病毒载体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造血干细胞,目前仍在临床试验中。
五、并发症管理
1. 铁过载
长期输血者需使用 祛铁剂(如去铁胺、地拉罗司)。
2. 恶性肿瘤监测
范可尼贫血患者易患 白血病、实体瘤,需定期筛查。
六、预后
HSCT成功者:长期生存率可达60%-90%。
未移植者:依赖支持治疗,中位生存期较短。